监督管控:建立流程规范体系

制度设计的基本预设是:人有好逸恶劳、逃避工作的天性,常常不够理性和自律,需要外在的规训和引导。流程设计出来后,并不会被团队成员主动执行,而是需要某种约束或激励的推动,这些约束或激励内容通常是以制度的形态表现出来。制度具有正规性、强制性的特点,是公司内部所有成员都必须遵从的“法律法规”。因此,为流程配以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引导流程参与者的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流程项目完整、有效执行。总体来看,流程执行的配套制度包括两个层面:

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监督作用流程与体系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流程执行和建设部门进行专项审计,抽查流程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不力的情况并督促改进,以保证流程充分、高效落地。同时,公司管理者不能把流程执行的监管责任完全归于审计部门,因为作为流程监护人,各级管理者才是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真正主体。

一方面,流程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业务结果和组织绩效,而后者的责任主体显然是管理人员,这要求他们必须担负起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责任,以避免因流程执行不力影响组织绩效;另一方面,各级管理者比较熟悉业务情况和问题,在流程执行监督方面要比审计部门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注重流程设计的质量以及宣贯与培训

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流程开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流程的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要求是否明确具体等内容,以保证流程设计质量,避免因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流程难以被执行

。另一方面,流程发布后也并非立刻就能被执行,还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对流程参与者进行宣贯和培训,使这些执行人员对流程内容、要求、目标等有准确深刻的认知,以保证流程能被充分、高效地执行。


提高员工执行流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流程宣贯,塑造企业内部良好的流程氛围,培育和提高员工的流程意识,让员工了解流程对他们工作的作用,体会到流程对工作的简化提效(虽然有些流程可能会让一部分员工的工作更加烦琐复杂,但这也是出于流程整体最优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价值,从而使员工真正认同流程,愿意自觉主动地执行流程。企业可以通过展板、内网、案例分享、部门例会宣贯等多种方式塑造内部流程氛围、培育和提高员工流程意识。此外,企业中高层领导者在流程执行方面的以身作则以及在某些关键场合对流程执行重要性的强调,也对流程氛围的塑造和员工流程意识的提升十分有利。另外,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各级管理者可以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将流程执行与员工利益联系起来,让员工不论愿意与否,都不得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按照流程办事。

其他